在台灣的地圖上,
鵝鑾鼻燈塔已經是在台灣的最南端了,
我們跨過一整個台灣,
從台灣頭走到台灣尾,
來到這位於墾丁國家公園裏頭的,
美麗白色鵝鑾鼻燈塔,
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的綠草如茵
空氣裏吹著海風的味道,
在三月的天空下,
映照出發亮的顏色,
配合潔白的鵝鑾鼻燈塔,
白色燈塔旁國旗飄飄下,
越見雄偉
彷彿走入另外一個時空,
讓心倘佯在寧靜的海洋與溫暖的春風裏~~
鵝鑾鼻國家公園,每人入門票為40元,
鵝鑾鼻燈塔建於1882年至今
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,
他是討海人的明燈,也是軍事重地,
保存維修的非常完善,
在南台灣大太陽的照烈下,
愈顯潔白與巨大神聖,
老爺喜歡拍白色燈塔與圓形拱門走廊,
我靜靜欣賞經過我身旁的來自對岸的遊客
男士身穿皮鞋,
女士著非常正示的服裝,
腳蹬高跟鞋,手上拿洋傘,
操著我們不熟的口音
與我們一起遊鵝鑾鼻燈塔的遊客,
相對我跟老爺的輕裝,
腳踩人字拖的模樣,
連我看了都覺得國情的大不同,
讓自己的隨性,實在覺得發笑ㄚ,
原來這就是所謂的一國兩制!!
我家老爺愛拍,
我怕太大、太強烈的陽光,
我自己會找陰涼處休息,欣賞美景,
他則是自顧自邊走邊拍,縱使汗流浹背,
他還是要幫他的老太婆拍下每一個畫面,
不管麻豆好看不好看?
在他的眼裏,
照像,寫真,
就是他寫日記的方式,他的最愛!
而我寫格子是我記錄生活的慣有模式,
彼此配合得剛剛好,
我想;這就是生活!
就是我們簡單享受生活的模式,
老爺像燈塔,
他指引著我們一家人通往幸福的方向!
愛像一座燈塔,
只要心裏頭,
時時為家人點一盞燈,
家永遠都是最明亮最溫暖的小窩!
Queeny2011.03.12
【 鵝鑾鼻公園】位於中央山脈盡處台地的最南端,
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遙遙相望,
「鵝鑾」是排灣族語「帆」的譯音,
因附近之香蕉灣有石似帆船,遂以之取名,
加以該地形如突鼻,
故稱「鵝鑾鼻」。
燈塔興建的導因是美國商船羅發號沉船事件,
因此英美要求建塔,
清光緒8年“西元1882年”特聘英國技師於此興建燈塔,
初建時經常遭受當地原住民侵擾,
故塔基築有炮台,圍牆上開鑿槍眼,
牆外四週並挖設壕溝,建成後曾派武裝士兵守衛,
是世上少見之武裝燈塔。
嗣因臺灣割讓日本,清軍撤離時曾把燈塔炸燬,
後於光緒24年重建,
二次大戰時因其地理形勢重要而屢被轟炸,
光復後依原建築修復迄今。
塔高21.4公尺,內設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,
光度達180萬燭光,每30秒旋轉一周,
見距20海浬,為環台燈塔中最雄偉的一座,
並有「東亞之光」的榮稱,已被列為史蹟保存區。
鵝鑾鼻公園佔地59公頃,因屬於珊瑚礁石灰岩地形,
所以地理景觀上十分奇特,有怪石、巨礁及洞穴,
而園內豐富的動植物是本區的特色之一,
每年的九月紅尾伯勞鳥群飛過境,場面壯觀,
常吸引大批愛鳥人士前來欣賞。
此外,園內所發現先陶文化的史前遺址,
亦將作有系統的展覽,旅客至此,又多了一項參觀活動;
*停車費: 大型車60元、小型車40元、機車10元
門票: 全票40、半票20元